种萝卜、采菱角和奥运冠军同劳动!浙大这门课有意思!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对浙大人很重要哦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
2022年9月
浙江大学2022级学生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上,
思政老师带着学生们在户外流了一回汗,
体会了劳动创造成果的道理。
和奥运冠军一起下田
本学期开始,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农业试验站在思政课中联合推出“求是躬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种萝卜。第一次扛锄头的2022级大一学生奋力干了一上午后全都“累瘫”,但脸上却洋溢着兴奋。
校园的一边,来自18个教学班的百余名同学在种萝卜。 各组的同学一起,用不那么标准的姿势搬石头,挖土,虽然大家累得有些直不起腰,但却都干得热火朝天,众人合力挖掉一块巨石,感觉成就满满。未来数周,同学们将承包一块地,完成一季耕作并体验收获,在专业指导下每周开展至少一次田间管理工作。
今年9月入学浙江大学的奥运会冠军管晨辰也在其中。管晨辰说自己家在农村,从小跟奶奶干农活。“不过,我通常都是做最后的插苗工作,”她笑道,“今天发现犁地是真的累啊!”
一起劳动的浙大马院副教授姚明明介绍说,同学们将以培育日志形式记录作物长势、培育方法和心得体会等,“这也将作为未来评分的依据”。马院教师梁清华希望同学们在劳动中真正做到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学会感恩。
现场还有学生在劳动采菱角。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前的湖面上,长满了野生的菱角,马院与后勤集团在思政课中联合推出清理菱角计划,许多同学穿着专业的工作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水里捞菱角。
“过多的菱角会污染湖面,能为自己的校园出力我很开心。”浙大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新生贺平展示了自己的“战利品”。
在劳动历练中成长
今年春学期,在海宁国际校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代玉启和同事们也在探索思政课创新,希望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身边鲜活的实践联系起来,同时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长才干、强素质、做贡献,让课堂成为青年学子的“成长课”“幸福课”。
“我们要为同学们种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种子。”代玉启介绍,千余平方的菜园是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创新构建劳动教育体系里所创设的“千耦其耕”项目,很快成为这堂“沉浸式”思政课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第一次走上田埂,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姜雨浩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在前一位同学犁地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一株番茄幼苗种入土中。“其实我们可以使用劳动工具,但我没有。当我亲手捧着幼苗,触摸泥土的时候,我感觉原本简单的劳作变得严肃起来。”他说,听人百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在躬耕田野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劳动的不易与意义。“田间劳动像是一个能够触类旁通的‘开关’,激励我更多参加科研的实践、服务人民的实践。”
上过这门课的同学,都深刻体悟到在劳动中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烧脑”备课
坐不住、静不下、听不进是一些青年学子的口头禅,也是思政课必须直面的实践难题。引入主题式教学、模块化设计,“沉浸式”思政课让学生不再“袖手旁观”而是“躬身入局”,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但另一个重要问题随之而来——“谁来教”?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和参与热情,实现对思政课的知识和情感由外在感知到内在体悟,对思政课传输的价值观由他律到自律的认同,海宁国际校区的9人任课教师团队几乎周周都要举行“烧脑”的备课会。
每一专题在设计时一方面紧紧围绕教材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最新案例的引入和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善用和做实“大思政课”,需要解决如何把广泛的育人力量汇聚到课堂的问题。除了汇聚专业教师力量,课程团队“就地取材”,把同学们“身边的陌生人”如食堂大师傅和物业、水电工作人员请进思政课。任课教师、马院副教授姚明明说:“这种‘1+1’的课程创新,将一线人员请进课堂,把同学们送到工作一线,在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增强了课程获得感,激发了学生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期末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对思政课而言,评价的目的不应该是给学生带来挫败感,评价的结果也不应该是任课教师的一次性评价。如何用多把尺子考核这门“沉浸式”思政课,马院教授代玉启认为要改变原先的闭卷考试方式,倡导学生在理论研讨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体会感悟、思考总结将实践成果以小组的方式在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汇聚多方智慧,“金课”启智润心
躬耕于田野,劳动最光荣
为浙大思政课点赞!
文字作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郑琳)、《人民日报》2022年6月10日第6版(记者吴月)、浙大官微(柯溢能)
图片来源:浙大官微、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
排 版: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学生新媒体团队 何思怡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方建薇
责任编辑: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樊 婷